实务分享|全球治理与青年国际胜任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19 来源:地平线Horizon计划 作者: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专题工作坊 责任编辑:李茄铭(秘书处)

何昌垂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

嘉宾介绍
何昌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遥感与地理信息专家。现为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聘教授。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担任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执行院长。早年在中国科学院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应用研究、国家科委从事科技管理工作。1988年起在联合国系统工作约25年。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总代表、可持续发展部环境与自然资源处处长、联合国UNDP亚太地区遥感项目主任及首席技术顾问、联合国ESCAP空间应用处首任处长等职务。撰写了约100篇政策研究、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出版了《粮食安全—二十一世纪挑战与应对》、《二十一世纪的粮农组织》(副主编)、《我的联合国之路》及《国际公务员实务导论》等数部专著。访问过近百个国家。获多个国家、国际机构和学术组织的表彰,包括泰国政府于2011年授予的“泰国皇家特级皇冠勋章”及“骑士”封号,表彰其为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农业与粮食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PART 01
实务分享概况

地平线作为全球青年共同发展项目,在2022年迎来了第五期新鲜的血液,成员之间通过互动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由计划所汇集的国际组织、全球著名高校、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国内外著名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领域专家进行实务指导,对前沿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次工作坊与青年峰会以“赋能、合作、创新、行动”为主题,将课程学习、实务研究、创新实践融为一体,在提升与会青年对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的整体认知和规律把握的同时,推动其深入了解维和事务、国际援助、灾害预防、人与生物圈行动等全球治理重要议题。

本次工作坊,我们有幸邀请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老师就“全球治理与青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主题,结合其在联合国系统所经历的从P5到副秘书长各个级别的25年工作经历和亲身体会,通过大量的实务运作案例,与青年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互动,旨在通过讲座,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当前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建设的总体态势和基本规律,熟悉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角色转换与贡献的历史,强调新时期全球治理人才的素质和培养的方法

PART 02
观点提炼1: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角色转换与贡献

01全球治理包含五个方面:全球治理的价值、主体、客体、规制、效果。全球治理的价值为认同全球治理的价值观,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全球治理的主体强调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和利益相关方的公平参与;全球治理的客体指正在影响或者将要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全球治理的规制是全人类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秩序,实现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全球治理的效果为绩效的评估,集中体现为国际规制的有效性与执行效果。

02联合国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签署协议组织。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托管理事会以及秘书处。秘书处机构庞大,设15个部门;10个特别事务顾问办;4个办事处;5个地区委员会;6个直属机构(UNEP,WFP,UNICEF等)。通过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联合国首长协调理事会进行协调联合国的17个专门机构+8个协议组织(IAEA,OPCW,CTBTO,WTO,IOM,ISA,ICC,ITLOS)。

03新时期全球治理格局之变化与挑战: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治理”实践、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5大交织并存的变数,加速了百年变局的演进,变数包括: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大国对抗与战略博弈、非传统安全风险激增、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联合国也面临空前挑战,障碍包括关于权威与影响力的质疑、职责与决策的短板、秘书处内部机构的效率、优先分散与资金不足

04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70年代末首先为边缘性角色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为韬光养晦的优先参与者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成为有所作为的全面参与者;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奋发有为的引领者,坚持多边主义,履行负责任大国职责,开启了主动引领的历史新阶段。

05中国对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与贡献:作为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严格履行了联合国安理会常务理事国的职责,坚守诚信与承诺,担当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在推动和平与发展执行联合国决议以及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包括:对联合国会费缴纳、第二大国际维和出资国、主要的南南合作主持者

06新近我国建立的国际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2022年7月12日成立,总部位于北京);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2020年9月成立,总部位于浙江德清);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2020年9月成立,总部位于中科院北京);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2021年10月成立,总部位于交通运输部)。未来更多的国际组织的推进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在新时期进行全球治理

PART 03提炼2:

观点提炼2:时期全球治理人才的素质和培养

01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青年拥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干,拥有无比光明的前景实现梦想,习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期待青年敢想敢为,绽放青春之花。青年使命有三大方面,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创造多极化世界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02充分认识当下的短板,做好心理准备:

我国在联合国系统工作的人才数量、质量及综合能力与我们的大国地位尚不平衡;贡献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的出发点和理念仍待提升;多元文化贫困、国际经验缺乏、明哲保身、单打独斗的保守思想掣肘中国的作为,导致在国际中被动跟随,机械服从。在培养国际型人才方面,提出双轮驱动:既为国际组织培养人才,也为政府部门、智库研究、企业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

03参与全球治理须提升综合能力和青年战略领导力:

要求青年能够适应大变局—看中国、看世界、看变化;能引领改革—创新开拓;传播新思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掌握新科技,做到内外兼修,培养四能/力,认知战略领导力内涵—预见、掌握、判断、决策。

04国际组织岗位能力评估

1)熟悉组织宪章、职员法规、发展战略与工作计划;

2)团队合作,以身作则,善于激励和组织;

3)了解需求热点、动态变化,拥有独到见解、创新精神;

4)危机事件的敏感度与应变能力;

5)协调平衡、平等合作,在复杂环境中的博弈驾驭能力;

6)善听善说、说服合作

PART 04
总结

“在动荡与变革的时期,需要提升全球胜任力,学会用三只眼睛看天下:看中国、看世界、看变化。引领变化是一种能力,适应变化是一种修养”。何院士鼓励青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并寄望新时期青年,要真真切切地感受世界,认认真真地思考未来,满腔热情渴望变革,脚踏实地付之行动。敢于开拓创新,善于知行合一,为全球治理发出青年掷地有声的声音,怀揣远大理想,创造社会价值,肩负大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