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背景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即“陆地生态”(Life on Land),旨在通过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使用来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遏制土地退化,并推动森林、湿地、干旱和山地等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目标关系到维持生态平衡和改善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的防治等。
陆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森林、湿地、草原等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清洁的空气、淡水、食物以及生计来源。它们还为全球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是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城市化和农业扩张,森林砍伐、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自然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目标15的设立旨在确保通过合理管理陆地资源,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目标内容
目标15围绕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展开,具体可以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 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砍伐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全球碳循环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调节具有关键作用。目标15旨在到2020年大力减少全球森林砍伐,特别是通过减少非法采伐、推进可持续的森林管理和维护森林的生态多样性。森林资源的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的加剧,并影响全球水源的供给。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同时为许多依赖森林生存的动植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地。
2. 遏制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全球环境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增加了人类迁移和贫困问题。目标15通过推动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来防止土地退化,特别是在农业、牧业和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合理措施。此外,全球目标还包含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即通过土地的恢复、保护和合理开发,使土地退化的面积与恢复的面积相当,避免土地进一步恶化。
3. 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濒危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涉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然而,全球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令人担忧。根据联合国统计,每年约有数百种物种濒临灭绝。目标15推动各国在全球和国家层面上采取措施,以防止濒危物种的灭绝,并保护包括动物、植物等在内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创建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推动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4. 保护山地生态系统
山地生态系统是水资源、矿产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地,对下游的农业、生态系统和生计产生重要影响。山地环境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过度开发的影响。目标15通过鼓励各国加强山地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确保为山地生物和居住在这些区域的人们提供稳定的生活和生态保障。此外,维护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对调节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洪水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5.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巨大威胁之一,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捕食或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土物种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标15鼓励各国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和传播,通过立法、监测、科研和管理手段,减少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并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以有效应对跨国性入侵物种问题。
6.支持可持续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的管理和恢复
森林、草原和湿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标15旨在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方法对这些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并促进其恢复。草原和湿地不仅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也对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行湿地恢复计划、草原保护政策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