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徐时祺担任第十四届MODEL APEC全国大会评委
徐时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校友。在校期间担任苏州大学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优秀学生干部。曾获苏州大学校辩赛最佳辩手,MODEL APEC华东赛区第一名。大三赴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流,获苏州大学出国交流一等奖学金,大四位列阿肯色大学商学院院长嘉许名单。本科毕业后分别在沃尔玛美国、山姆中国、国资PE等单位任职。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同时担任北京市环亚青年交流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Q1 在您的成长经历中有哪些关键节点促使您投身青年公共外交事业?
似乎没有什么特定的一两件事促使,从小就对外语和外国的影视作品特别感兴趣,自然而然地就喜欢参与国际交流,小初高都有出国访学和接待外国访问学生住在家里的经历。小时候我的理想一直是长大后去外交部工作,高中的时候特别想考外交学院,虽然后来没有走这条道路,但是这份事业仍然成为了我业余的一份坚持。
Q2 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加入北京市环亚青年交流发展基金会,并担任MODEL APEC秘书长?这一角色对您的职业规划有何意义?
本科的时候在毛惠学姐的影响下参与了MODEL APEC大赛,当时真的在这个平台收获了很多,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后来工作第一年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一些空余的时间,想要多做一些事情锻炼自己,看看能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撞到更多的机会,就回顾了微信所有的好友,问自己所有这些人当中符合我当下需求的且最厉害的人是谁,发现是基金会负责MODEL APEC的理事长郭贝思女士。于是向她自我介绍,约了一个下午茶,她也接受了我的加入。我从21年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慢慢地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事,当中也经历很多坎坷,到今年才刚刚担任MODEL APEC的秘书长。这份小小的事业给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亮色,可以接触到和平时工作中完全不一样的圈子,在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同时,在这里接触到的青年群体都非常优秀,也因为青年公共外交这个主题而相聚,形成了一个很有爱的互帮互助的集体。今年我能够出访APEC会议也是得益于这个平台。我在会议期间见到了许多国家领导人和拥有全球影响力的CEO们,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讲话,甚至在茶歇与几位大咖面对面交流,都让我受益匪浅,并且鼓舞了我继续在这个领域中走下去。
2024年11月,徐时祺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Q3 您如何理解“青年国际合作能力”和“青年国际领导力”,怎么培养这些能力?
拥有合作能力是拥有领导力的基础。大家无论是在学生时代的国际交流中,还是未来从事国际组织相关的工作,学会求同存异都是非常重要的。能让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立场、不同利益的人拧成一股绳,是非常考验能力也非常需要艺术的。这个过程中不是说谁的声音大说话多,谁的态度强势,大家就都听谁的。但也不是说为了让大家一团和气,就一味地让步和讨好,对谁的意见都说好。“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首先是我们自己要懂得够多,不仅了解己方,也要了解对方,你说得有道理,自然大家都听你的,这是学识。其次要想在某件事的整体上我们要达成什么目的,从而对局部的噪音选择忽略,抓大放小,求同存异,这是格局。最后就是当团队中出现分歧的时候,往往是升华合作关系的机会,分歧并不总意味着冲突,要敢于调和,这是担当。当我们把这三点做好之后,我们在一个组织中的威信,我们的领导力,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Q4 您如何看待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怎么将其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适当的压力是进步的催化剂。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压力源,能够明确地知道压力来源于哪里,已经是化解成功的一半了,而不是坐在那里白白地焦虑。其次就是多给自己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多看到自己在完成这件事当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多想想完成这件事之后带来的好处,多夸夸自己,而不是永远盯着不足之处、堆积如山的未完成事项和搞砸之后的可怕结果。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调整压力的能力并非天生,调整压力也需要一件又一件事情的磨炼,需要在实践中去调高你应对压力的阈值。如果你第一次主动接近一位前辈大咖做自我介绍,不紧张是不正常的,但你经历了一次之后下次再碰到一位,就一定不会像上次那么紧张。如果你参加了演讲、主持、辩论,那你自然对于做小组汇报感到没那么紧张。如果你不断模拟自己踏入考研考场的那一天,关闭手机踏踏实实做三个小时的卷子,那你真正考试的那一天一定没有那么大压力。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如果接触的细菌太少,反而抵抗力会差。
Q5 您是否有座右铭?如果有的话,能分享一下吗?
分享我近期比较喜欢的一句话叫“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英文也有一句话大家可能更熟悉:“Better to run than curse the road.”
分享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也有一些学弟学妹和我探讨他们的烦恼,比如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或者想找工作,申请研究生,达成某某结果,但是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大环境不好等等。我就总会想起马斯克说的那句:先去做,做成一堆烂泥,再慢慢改,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想干一件事,你可以非常懒惰地去干,非常粗糙地去干,丢掉可能结果不好的想法去干。你永远不可能100%地做好准备,所以先完成,再完美。如果你计划太多担忧太多,就会被完美主义困扰。其实很多事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有希望。也不要觉得时间太晚了来不及了,当你把这个时间拉长到三年五年,设想一下,如果从现在开始做成一个烂泥,五年之后回看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一个还不错的成果,如果你现在预设很多困难而从未开始,那五年之后回看你连烂泥都没有。所以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
Q6 您认为当代青年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家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了,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多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我们有非常多的活动和组织可以参与,有非常多的社媒和自媒体在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打破信息差,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把所有的体验和信息为我所用,更全面地塑造世界观,更好地做出人生的规划和选择。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地缘政治的巨变颠覆了我们的世界,我们要警惕“叙事陷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去深究各种观点或是叙事背后的底层逻辑,他们的立场和目的是什么,不要让思考消失在浮躁之中。
2024年8月,徐时祺(右二)出席第十五届MODEL APEC全国大会颁奖典礼
Q7 青年学生需要如何实践才能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未来,您对中国青年参与国际合作有怎样的期待?您希望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是可以“平视西方的一代”,我们自己也应该是有切身体会的。小的时候买什么东西,只要是“进口”的,仿佛就是好的。而现在“进口”产品甚至不能称为一个卖点,大家对国货的认可度空前上升。小的时候我们努力学英语,向往出国留学,而现在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努力学中文,向往来中国留学,曾经的我们就像现在的他们,而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小的时候我们在很多产业都要依靠外国专家,而现在我们的基建修到全球,我们的航天、新能源、互联网等等世界领先。新一代中国青年见证了祖国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目睹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能以不同于前人的心态和视野,自信地站上世界的舞台,这种平视的自信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时刻指引我们以坚定的步伐从容笃定勇毅前行。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见自己”,才能更好地“见世界”,才能守正创新、兼容并包、胸怀天下
“少年强则国强”,而中国强又给了少年们自信的底气。国际合作从来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能够成功的,也不是只有加入国际组织才可以实现。作为学生,不管大家是做实验、打比赛还是去实习,都是在不断提升自己,将来能够成为大千社会中某一个岗位的优秀人才,就是家国情怀最好的体现,当我们的“小流”汇成“江海”时,我们就能在国际社会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Q8 作为一名苏大校友,您对母校和学弟学妹们有什么特别的话想说?谢谢!
我觉得我们的校训真的是非常好的一句话,“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我们要行得正,坐得端,向古今中外的伟人效法,做难而正确的事。苏大人这个标签会伴随我们终生,我们要以此为傲,也要珍惜这个身份,珍惜的方式不是把苏大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里,放到肩上,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句话,希望我们在将来也能成为被后辈们效法的人。